智慧城市 安全教育
应急产品 救援减灾
027-63370007
智慧城市 安全教育
应急产品 救援减灾
消防工程改造高层住宅起火如何逃生电缆井的设置、材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电缆井应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电缆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缆井与房间、走道灯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您是否检查过您家的电缆井?电缆井内是否存放纸箱、塑料品等易燃可燃物?如果是,请您及时清理;电缆井内电线有无穿管?如果没有,请您联系专业电工,对电线进行穿管保护;电缆井上下是否贯通?如果是,请您联系物业,及时消除隐患。通过联系物业没有解决问题的,您还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96119。
消防工程改造高层住宅起火如何逃生火场的浓烟无疑是非常可怕的,但却并非无法有效躲避和安全撤离。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躲过毒烟侵袭,顺利逃出生天。
一、湿毛巾捂鼻法
这个方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来复习一下:
第一步:准备一条棉质毛巾(注意:湿化纤容易使人窒息,不要用)
第二步:彻底浸湿,拧至半水。(注意:毛巾过湿会使人呼吸困难,故使用湿毛巾时,一般应将毛巾的含水量控制在毛巾自重的3倍以下)
第三步:将湿毛巾对折3次,叠成8层,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防毒面具。
第四步: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匍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则较为稀薄。
二、固守待援法
如果逃生线路被大火封堵,楼道烟雾大、温度高,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不要贸然往外跑。应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及时发出求救信号,白天时可以在窗前挥动色彩鲜艳的毛巾或衣服,引起救援人员注意;晚上时可以在窗前用手电发出救援信号。
三、迅速撤离法
如果火点就在附近,当见到烟气蔓延到眼前时,必须在2分钟之内离开,否则烟气将在3分钟内充满房间,4分钟后,浓烟已经使人无法辨认方向。此后,停留在房间里的人就会被烟熏死。如果你身处2、3楼,应立刻向下跑;如果身处4楼以上突然见到烟气,迎着烟气冲出去得可能性极低,可考虑如何通过其他通道逃生,或在阳台等明显位置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四、大楼最高层并不安全
很多人以为大楼最高层离火源最远,因而最安全,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烟气沿楼迅速上升,很快就可以到达最高层。只有在最高层被浓烟填满后,烟层才会下降到次高层。在此之前,各个楼层浓烟密度和温度都大大低于最高层。因此,当在最高层发现无路可上天台时,应迅速下到火源及顶层都较远的中间楼层,最好是避难层,躲进房门结实、屋内有水源的房间等待救援。
消防工程改造高层住宅起火如何逃生五、楼下起火迅速转移
当整栋大楼都陷于浓烟之中而自己被困房间,首先看看楼下对应的房间有没起火,若有则火势可能蔓延上来,应迅速转移到大楼另一侧的房间。选择躲避烟火的房间窗口不应处在大楼起火的一面,尤其不应处于火源上方。此外,结实的大门,起码能抵挡20-30分钟的火烧,防火门更能抵挡1小时以上,此时再向房门泼水降温更能延长抵挡的时间。
阅读关键词:消防工程改造高层住宅起火如何逃生
4月10日,常备佳退役军人救援队在武汉市妇女干部学校组织开展综合消防安全培训,培训以提升初期火灾处置与协同救援能力为核心,系统化检验园区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实景演练与技能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后勤人员及园区企业员工构筑应急安全防线。 演练现场模拟真实火情场景,救援队员全程指导参训人员沿规划路线有序撤离,重点检验疏散标识清晰度、逃生通道畅通度及人员集合效率。在急救技能教学环节,救援队员通过人体模型同步演示心肺复苏标准流程,结合真实案例解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适用情境,参训人员分组进行胸外按压深度、人工呼吸节奏的实操训练。防毒面具佩戴教学则着重强调检查气密性、快速穿戴等实战要点。 灭火器材操作区设置多类型火源模拟装置,救援队员现场拆解讲解干粉灭火器构造原理,示范"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参训学员在安全管控下分批进行油盆灭火实操,通过直面火源的真实体验强化应急处置心理素质。演练全程嵌入安全评估机制,消防控制系统联动测试、应急照明设备启用等系统化验证,救援指挥组实时观察记录各环节衔接情况,为后续优化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作为具备专业救援能力的企业队伍,常...
春风裹挟着沙尘掠过黄陂的麦田,舞台上的音符与万人合唱的热浪交织成江城四月最炽热的风景。2025年4月12日-13日,武汉空港音乐广场的麦田音乐节在崔健的吉他声与张蔷的迪斯科旋律中沸腾,狂欢的背后,一支队伍始终默默伫立、守护着节日的安宁——常备佳退役军人救援队。他们以退役军人的铁血担当,为这场音乐盛宴筑起了一道隐形的安全防线。 作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常备佳退役军人救援队自成立以来便以“常备无患、安全万家”为使命,活跃在森林防火、防洪排涝及大型活动保障最前沿。针对麦田音乐节活动,救援队提前数月与主办方对接,根据场地特点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从舞台设备的安全排查到人流密集区域的疏散路线规划,从应对突发天气的应急物资储备到医疗救护点的科学布设,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专业与严谨。 音乐节首日,武汉遭遇沙尘与大风双重预警,舞台干冰特效被狂风卷散,救援队全体队员穿梭于人群中,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协助搭建临时避风设施,悉心准备保温毯等保暖用品,及时处置因拥挤引发的轻微擦伤事件。 面对数万观众的高密度聚集,常备佳队员与公安、医疗团队联动协作,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舞台周边、出入口...
高科技知识讲座,应急新装备展示,战术运用操作,3月17日,高科技知识讲座系列活动暨新型装备训练器材展会在武警湖北总队开展,武汉常备佳作为特约代表受邀参加。 活动采取“现场讲座、装备展示、实地观摩、操作模拟”等形式,理论实际结合,提升参与体验。在高科技知识讲座的同时,现场以“新型科技装备训练器材展”为主题,设置“无人智能化、高科技侦通、智能训练、官兵小发明、小创造”等4个观摩展区,300余件专精特新装备集中亮相,200余名武警官兵共同演示学习。 武汉常备佳携CEM200加固型二维穿墙雷达、CEM100手持式穿墙雷达、CEM420便携式三维成像穿墙雷达、R2上救援机器、X-pid 95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PSS Dive开路式压缩空气潜水呼吸器、YSF40/DN-VI多模复合生命探测仪等14件新兴科技装备参展,依次介绍各种装备使用方法及实战运用场景,武警官兵排起长队驻足观看,在解说员指导下了解装备性能,动手操作实践,体验不一样的新鲜感和科技感。 活动现场,某部中队长廖杰雄感慨颇深:“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一定要用好手中装备,不断练强自身本领,让...
信息采集
了解需求
调查研究
方案制定
项目实施
售后服务